深山里的一家五口,成品短视频软件网站大全app,旅行换配偶,下章鱼

<noframes id="7drlp">
    1. 
      

      <b id="7drlp"><address id="7drlp"></address></b>
    2. <progress id="7drlp"></progress>
    3. <source id="7drlp"><menu id="7drlp"></menu></source>
      設(shè)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  • 歡迎光臨 岳陽市公路橋梁基建總公司!

      耕讀繼世 孝友傳家——岳陽張谷英家風建設(shè)

      來源:     作者:     發(fā)布時間: 2017-07-28     點擊量:

      物換星移,滄海桑田,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,多少家族走向衰落,留下遺憾。然而,有一個家族卻歷經(jīng)26世,聚族同居歷時600余年,繁衍達數(shù)萬人而不衰,歷久彌新,彰顯了強大的生命力。

      這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村、民間故宮的張谷英村。

      是什么讓它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,長盛不衰?是什么讓它歷經(jīng)六百余年仍魅力不減,聞名于世?

      促使這個家族延綿不絕、生生不息的靈魂,正是它的家訓族戒。

      張谷英村

      張谷英村,又稱天下第一村、民間故宮,位于湖南岳陽以東的渭洞筆架山下,古建筑群占地面積約五萬余平方米,為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群。傳說,明洪武年間作為朱元璋指揮使的張谷英精通風水,明初的渭洞山區(qū)尚未開發(fā),荒草萋萋,古木森森,張公行至此看中了這片世外桃園,從此,開啟了張氏家族二十六世的故事。至今六百多年來,張氏家族在此聚族同居歷時600余年,它以巧奪天工的古建筑藝術(shù)與源遠流長的家族文化聞名于世。目前古村內(nèi)還聚居張谷英2600多后裔,孝當先、和為貴、勤耕讀、崇廉潔的家訓族戒理念,正是促使這個家族延綿不絕、生生不息的靈魂。今天的張谷英村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、首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。

      張谷英村由當大門、王家塅、上新屋三大群組成,總面積為51000平方米,大小房屋1732間,天井206個,巷道62條,古屋環(huán)山而建,長達1公里。古屋雕梁畫棟、氣勢恢宏,其布局依地形采取干枝式結(jié)構(gòu),主堂與橫堂皆由數(shù)個單位組成,各單元之間有屏風檐廊和巷道溝通分隔,分則自成體系,互不干擾,合則貫穿于一體之空間。穿行其間,晴不曝日,雨不濕鞋。目前古村內(nèi)聚居張谷英公2600多后裔。張谷英古建筑群極具特色,其嚴謹神秘的排水系統(tǒng)、巧妙的建筑選址、清晰的家庭脈絡(luò),體現(xiàn)了明清古民居文化的豐富蘊涵,是中華民族民俗風情及建筑歷史的珍貴實料和佐證,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,是人與自然和諧統(tǒng)一的典范。走進村內(nèi),就像走進了中國歷史的博物館。

      然而,一個建筑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淵遠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,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,讓世人更加贊不絕口的,是促使張氏家族歷久彌新、生生不息的家訓族戒。

      家訓族戒

      耕讀繼世、孝友傳家的對聯(lián),高懸在張谷英村的當大門前,這也是支撐張氏家族的精神支柱。孝父母、友兄弟、端閨化、擇婚姻;睦族姓、正蒙養(yǎng)、存心地、修行檢……它融合了儒家孝、和、勤、廉等理念,并轉(zhuǎn)換成操作性極強的行為規(guī)范。歷經(jīng)幾代人創(chuàng)制、修訂、增刪,最終定格為25條家訓,5條族戒,涉及家政管理、為人處世、子孫教育、工作生活、冠婚喪祭等方方面面。正是這些家訓和族戒,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,形成了一種以孝當先、和為貴、勤耕讀、崇廉潔的淳樸風情,形成了古村數(shù)百年不動搖的家族凝聚力。

      孝當先

      孝父母,這是張氏家族的第一條家訓。張氏家族深知的重要性,不僅將其寫進家訓的第一條,更是編寫了7140字的《勸孝歌》,勸善書多皆切記,我勸世人從孝起。堂前父母大于天,須知萬事孝為先。勸孝歌字字真情,讀來催人淚下,被后人視為傳家之寶。族人謹遵孝父母的家訓,上演了一個個蕩氣回腸的行孝故事。

      和為貴

      磚連磚成墻,瓦連瓦成房這句在張谷英村世代流傳的俗語,暗含著張氏先人對后輩要合而不分的教化,同居一個屋檐下幾百年的張氏人,秉承和為貴的思想,以祖訓、家規(guī)為遵循,一代代守護著建筑形式上的合為一體,傳承著與家人、族人、外人的和睦之道。

      岳陽市張谷英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 肖自力:

      幾千人都生活在一個大的屋頂下,關(guān)上房門一家人,這也體現(xiàn)了一種團結(jié)友愛的精神、一種氛圍、一種傳統(tǒng)。

      家和萬事興,張谷英村之所以能聚族而居,幾百年不散,不但族內(nèi)和諧相處,與外族同樣也是和諧共存,這與家訓族戒中和為貴的理念是分不開的。在家訓中有4條體現(xiàn)了和為貴的理念:友兄弟,睦族姓,敦孝友睦宗族,正嫁娶和妯娌;在族戒中也有體現(xiàn):戒健訟。懾于家規(guī)族戒的森嚴,張氏家族歷來和睦宗族內(nèi)外,友好和諧處世。

      張谷英公第23代孫 張小琴:

      我們張谷英村,總是一人有事眾人幫,一家有事大家忙,形成了“團結(jié)如一”的和諧氛圍。張氏家族在當?shù)厥峭?、大族,但從未發(fā)生過欺侮小姓小戶的現(xiàn)象,張氏女子外嫁,不論發(fā)生了何種情況,都不去打人命官司,總是通過合適的途徑去解決。

      勤耕讀

      在張氏家族的家訓族戒中,勤耕讀是一個突出的主題。先祖深知耕讀的重要性,告誡后人要耕讀為本,以儉樸為榮,興書香門第,繼百忍家風,尚禮儀而四鄰和好,愛勞動而百業(yè)興隆,并留下興門第不如興學第,振書聲然后振家聲的祖訓族規(guī)。谷英公后代們謹遵祖訓,他們讀詩書、勤百業(yè),代有人才出。十七世祖錦山公70歲登上筆架山頂雄心設(shè)館,栽桃育李,留下故老猶傳教,書香繞筆峰的絕唱。張云衢之子張渥潛,于民國初在當大門設(shè)筆山草堂私塾,栽培弟子,曾自編數(shù)十萬字的《三余教育類編》教材,廣為流傳于當?shù)厮桔?,深受學生喜愛。在崇尚學習的氛圍中,村中大部分人都能吟詩作對,張谷英村也被譽為書香門第,禮儀之鄉(xiāng)。

      張谷英公第22代孫 張勝利:

      解放前,這里出了進士1人,舉人7人,貢員1人,貢生6人,秀才45人,太學生33人。新中國成立后,村里為國家輸送了三百多名高級人才。

      崇廉潔

      清廉為政,是每個朝代都倡導的,但從家庭的角度約束族人為官清廉,則是張氏家族的一大特色。

      在重孝義、求和睦、勤耕讀和崇廉潔的環(huán)境中,數(shù)百年來,張氏家族中出外為官者多達300余人,他們繼承先祖遺風,恪守崇廉潔的家訓,為官清正廉潔,辦事公平公正,留下了難得的聲譽和政績,贏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贊頌。據(jù)歷史資料考證,張谷英后裔中沒有一名貪官。

      張谷英公第19代孫,原岳陽市政協(xié)主席 張治雄:

      張谷英村的家訓告誡后人要“循本份、崇廉潔、慎言語”,這個意思呀,就是說做人要循規(guī)蹈矩、本本分分,不該做的事絕對不能做,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。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,在行為方面,都要崇尚廉潔,不貪私利,一心為公;在言語方面,都要謹慎,不胡言亂語,不誹謗謠言。另外,在張谷英村的族戒中也有提到廉潔方面的內(nèi)容,那就是第五戒“戒貪忌”,這個戒律非常好,意思是不要肆無忌憚地貪婪財物,現(xiàn)在之所以有許多當官之人紛紛落馬,這與他們貪財是分不開的。沒有想到數(shù)百年前張氏家族就已經(jīng)在這方面作了要求,留下了告誡,這是了不起的智慧。張谷英村不僅在家訓族戒中對廉潔方面的內(nèi)容作了明確規(guī)定,而且在張谷英村的議事廳中也作了相關(guān)要求,那里高高懸掛著一副對聯(lián),上面寫著“議事商情,小異大同無遠近;循規(guī)蹈矩,集思廣益得方圓”,用我們現(xiàn)代話來說,就是要推行民主集中制,無論大小事都要集體商量討論,集思廣益,共同決策,杜絕獨斷專行。上面所說的這些都是我們?yōu)楣僦藨?yīng)該恪守遵循的準則,無論古今都不過時。張谷英村能從家庭的角度約束族人為官清廉,這是十分難得的,在古今諸多家族中也是十分罕見的,并且對于我們來說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。如果我們每個家庭和家族都能約束家人為官清廉,那么我們整個國家必然會持續(xù)擁有風清氣正的良好環(huán)境。

      現(xiàn)實意義

      家齊而后國治。家庭是國家的細胞,要想治理好國家,就先要管理好家庭和家族。在如今倡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背景下,良好的社會風氣,家庭的教育、家訓族戒的發(fā)揚顯得至關(guān)重要。而歷經(jīng)數(shù)百年風雨的張谷英村,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大家庭的一個縮影,它的家訓族戒和家族管理經(jīng)驗經(jīng)受了歷史的考驗,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鑒。

      如今,我們回望張谷英村,不僅僅因為它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民間建筑文化藝術(shù)上的奇跡,更是因為,其承載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,是每個家庭和家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。(操和常)



      曾發(fā)表在中紀委網(wǎng)站:

      http://www.ccdi.gov.cn/yw/201508/t20150810_60297.html






      張谷英家訓族戒釋義

      第一部分:家訓

      一、孝父母

      1、孔子曰:啜菽飲水盡其歡,斯之謂孝。

      2、羅仲素曰:天下無不是底父母。

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①啜:吃;菽:豆類。“啜菽飲水”是后世成語“菽水之歡”的源頭。

      ②羅仲素:1072-1135年,宋代理學家,名從彥,字仲素,號豫章先生,出生在南沙劍州(今屬福建沙縣),宋朝經(jīng)學家、詩人,豫章學派創(chuàng)始人,有著作《中庸說》、《豫章文集》。此句引語中“底”字,相當于今天“的”、“之”。

      【釋義】

      1、語出《禮記·檀弓》。孔子曾說:盡管只有豆羹清水、粗茶淡飯,但是對父母盡心侍奉,讓他們精神愉快、感覺幸福,這就是對長輩最大的孝敬。

      2、語出《羅豫章先生集》。羅從彥有云: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。父母的教誨、意見,都應(yīng)當虛心接受和聽取。

      二、友兄弟

      1、蘇瓊曰:天下難得者兄弟,易求者田地。

      2、柳仲塗曰:人家兄弟無不義者,盡因娶婦入門,異姓相聚,偏愛私藏,以致背戾,男子剛強者,幾人能不為婦人言所惑?吾見罕矣。

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①蘇瓊:字珍之,北朝時期長樂郡武強(今河北武強縣)人。歷仕東魏、北齊、北周,先后當過荊州刺史府的長流參軍、并州刑獄參軍、南清河郡太守、行臺左丞和大理寺卿等,是我國歷史上頗負盛名的清官之一。

      ②柳仲塗:柳開,字種塗,河北名人,北宋太宗、真宗朝名人,著名文學家,有文集十五卷,作《家戒》千余言,刻石以訓諸子。

      【釋義】

      1、語出《北齊書·列傳》。蘇瓊曾說:世上最難得的是兄弟手足之情,最容易得到的是土地。

      2、語出《柳氏家訓》。柳仲塗云:兄弟本來沒有不義者,都是因為娶婦入門,各自成家,偏愛私藏,分立門戶。男子剛強者,很少能不為婦人之言所惑。妯娌各有其好,故兄弟間仇隙是否產(chǎn)生,其原因全在丈夫。

      三、睦族姓

      1、范希文曰:吾吳中宗族甚多,吾固有親疏,然吾祖宗視之則均是子孫,固無親疏也。

      2、又以張公藝九世同居,帝問睦族之道,書百忍字以進。

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①范希文:范仲淹,989—1052,字希文,漢族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文學家。謚號文正,世稱范文正公。范仲淹政績卓著,文學成就突出,他在《岳陽樓記》中所倡導的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思想和仁人志士節(jié)操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
      ②吳中:古稱吳縣。吳中區(qū)位于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南部,千百年來,這塊土地上,人文薈萃,英才輩出。兵圣孫武、草圣張旭、塑圣楊惠之、繡圣沈壽,蒯祥、范仲淹等一批偉大的政治家、文學家、藝術(shù)家譜寫了吳中歷史上的華美篇章。

      ③張公藝:577-676,名藝,后世尊稱為公藝。唐代鄆州壽張縣古賢村(今臺前縣孫口鄉(xiāng)橋北張村人)。其生活的年代跨越了北齊、北周、隋、唐四代,壽99歲。以治家有方而名青史。張公藝有成德之望,博通經(jīng)史,睿識超人,以忍修身,禮讓齊家,主持族人900口,九世同居,張氏家族展現(xiàn)了樸素的中國持家興業(yè)的古代文明。傳兵按:此句所引文字為后世成語“公藝百忍”的源頭。

      【釋義】

      1、語出范仲淹《范文正公續(xù)集·告子弟書》。范仲淹告誡子弟:吳中同宗族的人很多,對我來說固然有親有疏的,但是在祖宗看來,都是子孫后代,沒有親疏之分。

      2、典出劉昫《舊唐書·張公藝傳》。唐朝時候有個張公藝,他的家里同住在一起不分家有九代了。高宗皇帝叫來問詢家族和睦有什么好法子?公藝提起筆來接連寫了一百個“忍”字向皇帝進言。

      四、正蒙養(yǎng)

      1、杜孟訓子曰:忠孝吾家之寶,經(jīng)史吾家之田。

      2、橫渠先生曰:教小兒先要安祥恭敬,今世學不講,男婦女從幼便驕惰壞了。

      ?